1.项目简介 1.1 项目背景 1.1.1 项目简介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,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,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。 本项目依托长春发达的物流业,集物流配送、现代仓储、多式联运、物流金融、信息平台功能于一体,以信息服务和物流金融服务作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,实现物流业、金融业、商贸业、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五大产业在园区内的协调发展,创新物流产业发展新模式、再造物流新体系,建设成一个现代的“智慧型”物流园区。 1.1.2 市场前景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。近年来,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,传统物流正在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,智慧物流成为推动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。 2018年,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,随着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,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始爆发,产业互联网成为热点,全球众多一线巨头的企业开始全面布局物联网。在我国,2018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也取得重大进展,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应用,伴随着阿里、腾讯等一线巨头纷纷入场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,将会推动物联网更加广泛的应用,为物联网带来诸多创新,我们即将迈入万物互联的好时代。物流业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最主要行业,随着物流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,推动了物流互联网发展和智慧物流落地应用。根据相关资料,2018年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有很多重大进展。根据调查,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、3.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、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、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定位导航。大量物流货运装备利用北斗等物联网技术接入互联网,以信息互联、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,同时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推动下,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端、无人驾驶、无人仓储、无人配送、无人机、无人叉车、无人港口等前沿领域的已经开始了深度探索与初步的应用,领先企业已经与国际一流企业从同一起跑线起步,全面推进了中国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。 我国物流市场巨大,而智慧物流是重要的发展趋势。据预测,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或达4500亿元。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成熟,预计到2025年,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。 ![]() 智慧物流的建设,将加速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,集仓储、运输、配送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,打破行业限制,协调部门利益,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,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。同时,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,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,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,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、专业化和互补性。此外,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、配套服务和信息,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,获得规模效益。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、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,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,生产商、批发商、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,信息共享,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。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、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,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、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,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,降低物流消耗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减少流通费用、增加利润。2019年AI+IOT将进入全面创新发展时期,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开始落地应用,并推动全面的创新与升级;人工智能技术将沿着物联网的网络延伸到物流服务全链路,推动全链路的智能规划、数字路由、智能调度、智能分仓、智能调拨、智能控制等方面技术创新。 本项目建设在长春市。目前,长春物流企业已达到3676户,已有58家企业进入国家A级物流企业行列,92家企业进入市级诚信物流企业行列。长春市还成为国家城市物流配送试点,有效推动了物流产业标准化进程。随着互联网+物流、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发展,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、区块链的应用,在物流领域的采购、仓储、分拣、配送、运输等环节的传统供应链将重塑为高度智能化、服务化的智慧供应链,再造智慧物流产业园,本项目前景乐观。 1.1.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
2019年3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等24个部门和单位印发《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》指出: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,提升高质量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、增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、完善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、建立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、健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。 (2)产业优势 在改革开放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的双轮驱使下,长春的物流业迅速发展,已取得丰硕成果,长春物流企业已达到3676户,已有58家企业进入国家A级物流企业行列,92家企业进入市级诚信物流企业行列,仅二道区物流业生产总值就已经实现190亿元,三产营业收入实现1000亿元,税收实现25亿元,以上三项指标年均增速保持25%以上,招商引资实现500亿元以上,为本项目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。 (3)区位优势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位于长春市东北部,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山镇内。保税区范围为长吉图铁路以东、机场路和甲二街以西、环城高速以北、乙四街以南。紧邻长春兴隆山火车站,距离长春龙嘉机场仅10公里,距离247路、106路公交车终点仅1公里左右。邻近101省道、102国道、机场大路、长春绕城高速公路,周边哈大线、长吉图铁路和长吉城际专线经过,距出海口(营口、大连)仅有4-6个小时车程,具备公路、铁路、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。 1.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30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。本项目建设公路物流区、冷链物流区、铁路物流区、综合商务区、智能仓储区、5G信息中心、物联网区、大数据交易区、云计算区、保税区、配套生活区、道路交通、公共绿地、生态防护区、水系区等其他配套设备设施。 1.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50000万元,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00万元。 图表1: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:万元人民币
1.4.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45000万元,利润42500万元,投资回收期8.5年(税后,含建设期3年)投资利润率19%。 图表2: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
1.4.2 社会评价 物流业作为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,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。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长春市整个产业高度,同时带动就业,拉动内需,对促进当地的经济、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。 1.5 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.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、设备、技术 1.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1.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、合作方简介 2.1 基本情况 名称: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地址:长春市吉林大路6188号 2.2概况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于2013年10月31日正式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,是全国第19家、吉林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,位于长春市东北部,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,占地18平方公里,其中保税区围网面积4.89平方公里,一期1.53平方公里已投入使用,配套区面积13.11平方公里。 长春兴隆综保区是国家新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,也是“长吉图”国家战略开发开放先导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排头兵和桥头堡,未来将努力打造“一个平台、两个中心、三个基地”六大核心功能,即构建区域贸易通关新平台,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国际商品展览展示交易中心、三位一体辐射东北亚区域的现代物流中心、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加工基地、特色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。着力引进现代物流、高端制造、特色产品加工、国际贸易及展示交易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。全面引入深圳前海保税港区的先进管理制度及管理经验,目前已有46户企业入区开展业务,总投资98.3亿元人民币,可实现年进出口额约20.1亿美元。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确定功能上以保税加工、保税物流为主,同步发展国际转口贸易、商品展示、产品研发等;产业上结合长春陆路干港、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功能,依托东北亚中、日、韩、俄联运通道,打造立足长吉图区域,辐射东北亚乃至全国的现代化物流网络,发展现代物流业;进出口加工业方面,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业,以及交通装备工业零部件制造与模块组装两大主导产业。 入区企业除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“长吉图”国家战略的各项优惠政策,还享有国家赋予的海关、外汇、税收等各项政策。自封关运营以来,还争取到了国家赋予内陆综保区的多项功能政策:2014年5月长春市获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;2015年3月被批准为进口肉类指定转关查验场(北方内陆地区只有北京、长春获准开展此项业务);东北地区实施通关一体化,可以使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各口岸互动顺畅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